中藥得了諾貝爾獎?
相信到現在,『青蒿素』這個化學物已經為不少人所認識,它是中國科學家 屠呦呦得到諾貝爾獎的原因,也讓中醫界為之風靡了一陣子,認為中藥終於在國際上以最高榮譽的方式被肯定,讓西方人見識了中醫的厲害,但是真的是如此嗎?有許多的中藥:菟絲子,巴戟天,雷公藤,甘草,麻黃,葛根等等,其實都在知名的科學雜誌最新研究出現過,這些研究包括止痛藥,利尿藥,抗氧化物等等,但都不是以中藥複方的姿態出現,而是以“有效化學成分”的狀態出現,例如 『槲皮素』,光講到這個名詞,就算是中醫師也不見得會聯想到中藥,其實它是菟絲子和巴戟天都有的共同成分,算是黃酮類的抗氧化物,在筆者自己的博士研究也出現過。
中藥的化學有效成分到底算不算中藥?
中藥的化學有效成分這類實驗只要去Google Scholar 上面隨便查一下,就非常非常的多,但是有效成分做出來的實驗,卻不能夠真的直接證明中藥對治療某種疾病的效果。因為中醫師在臨床給病人開的藥,不會是只有一種中藥,而藥和藥之間會產生什麼化學作用,這樣的實驗設計起來實際上會變成不可能的任務。因為組合種類太多,而科學研究對於藥物的效果,最終只認同所謂的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(RCT),臨床隨機對照實驗,這樣的實驗設計起來,有多味中藥的複方幾乎很難符合實驗標準,這就是中醫想加入西方科學實驗所面臨的最大窘境。
中藥在科學實驗中面臨的問題
筆者在讀博士期間做實驗的時候,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,是要遵從古法根據老祖宗的中藥複方來做研究,還是用所謂的有效化學成分來做實驗呢?因為一個只能當畢業論文來看,用化學成分才有可能在國外的科學月刊發表文章。中國有使用中藥複方而發表了國外文章的科學家,是免疫治療屆的超有名專家,就算是他也發表了分數不是特別高的文章,而且看了他的文章後結論是複製的可能性很低,他的實驗方法是把中藥喂給大鼠後,把大鼠的血抽出來,用『含藥血清』放到細胞培養的實驗,光是證明『含藥血清』裡面有什麼成分就是超級麻煩的實驗了,博士論文根本沒有這樣的resource能完成,而且做出來是算什麼實驗呢?血清裡面有抗氧化物,有抗炎症藥物,無法解釋成一個單一的治療方式。
證明中藥有效不是中醫想要的有效
筆者完成了博士論文研究後,在接下來的博士後研究,也指導了碩士生用中藥複方餵食模擬不孕症的小鼠,然後在給小鼠做體外受精來看中藥的效果,但是這樣的實驗被主任看了看就說了很直接的評語:你在老鼠身上玩這些有什麼意義?中藥都已經給人吃了這麼久了,在老鼠身上能證明什麼呢?做了一年多的實驗下來,自己也說服不了自己是否在做『有意義』的實驗,後來筆者就離開科學研究回到臨床了,因為覺得繼續做實驗也只是在撞牆而已,撞來撞去頭實在很痛,又為了什麼呢?不知道中藥哪一天有哪個誰能夠設計出合理有效的實驗,筆者就只能在臨床繼續觀望了。